YY小说 > 奇魔玄幻 > 大明风云史 > 第96章蒲河军议(2)

第96章蒲河军议(2)

“这个,这个,实话跟你说,咱家是万岁爷身边负责税务的一个小头目,宫里核算我大明税务的有上百人,知道去年大明税收这事的恐怕只有万岁爷和负责税务的魏公公两个人知道,还有就是户部。所以我也说不清。”

“哦。”这税收还得保密,有啥可保密的,卞为鸾很失望,也想不明白。

“不过,虽然最近十年的数目没有,咱家有万历初年及以前的,不知卞总兵是否需要?”

“也好,至少可以参考参考,请公公细说。”

“洪武二十六年,夏税,米麦四百七十一万七千余石,钱钞三万九千余锭,绢二十八万八千余匹;秋粮,米二千四百七十二万九千余石,钱钞五千余锭。

永乐时期,天下本‘色’税粮三千余万石,丝钞等二千余万。

嘉靖二年,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余万石,米二千四百七十余万石。

万历初年时,夏税,米麦总四百六十万五千余石,钞五万七千九百余锭,绢二十万六千余匹;秋粮,米总二千二百三万三千余石。

万历十三年,农税税额为两千六百万石,收入实征白银约二百六十七万两,本‘色’米约一千三百三十六万石,麦约三百九十八石。其他税收有盐税二百五十万两、茶税十余万两、市舶税四万两、通过税六十万两、营业税二万两,总额约三百四十万两,按照当时的价格两石一两折算成白银,约一千六百万两,折算成本‘色’米,约三千两百万石。

咱家看了以后几年的税收,差不了多少,只是大部分换成白银入库。”

“那岂不是现今的税收还不如以前?”卞为鸾大吃一惊道。

“确实如此,由于我大明官俸一两比二石大米,价格变动通常不大,少数年份可以例外。”

“不可思议,经过两百多年,税收不增反减。公公不知我大明有多少田地?多少人口?”

“这个很难有‘精’确数目,咱家估计至少十亿亩,口一亿,这已经是很低很低的了。”

“那一亩地能产一石粮食吗?”

“南方可以,北方很难,合起来应该可以。”

“十亿亩田地产十亿石,两千六百万石,岂不是只有两点六的税率,挥泪打折算五亿石,也只有五点二的税率,十税一的话,挥泪打折也得有五千万石,正常得有一亿石。工商税总三百四十万两,其中盐税就有两百五十万两,就只有九十万两,工商税只怕不到零点三。大明岂不是税率的天堂,国家财政的地狱?可是我所看到的军户,日子过的像乞丐?”

“卞总兵,两点六?五点二?挥泪打折?零点三?是什么意思?”

“哦,两点六就是比如……比如两分六的银子比上一两银子,挥泪打折就是一亩田地产半石粮计算,六十斤。”

“不对,前半句话还能解,一亩田地产半石粮应该是五斗,五十升粮食,不应该按斤算啊。”

“公公说的对,总之,我大明国的税收有很大问题,要么偷税漏税非常严重,要么是有七八成的田地用不着缴税,工商业,就基本不用缴税。”

“按理说如此,可是万岁爷一说增加赋税那,文官的抱怨就是没完没了,从来没有停止过,上疏竭尽全力攻击增加赋税的政策,在他们的描绘下,增收赋税是天怒人怨,罪恶滔天,甚至是局势恶化的原因所在,凡是向万岁爷建议增收赋税的官员,都被他们描绘成小人。至于来自百姓们的抵抗阻挠也是很厉害的,征税的公公们都叫苦不迭。此外,文人中也多有关于农民因为赋税沉重,而抛弃土地成为流民,或者卖出田地转而从事其他职业的记载。总之,这是一笔糊涂帐,不知谁对谁错?不过文官和文人总是拿祖宗之法和道德来反驳,得到了天下老百姓的同情和支持。”

“公公,谁对谁错,想一下就会明白的。增加税赋绝对没有错,错的是文官集团,至于贫苦农民,毫无疑问,要么是田地太少而无法养活自家,要么是征税的人横征暴敛,把额外的强加于人。至于征税的公公,有没有‘乱’来呢?战公公比我更加清楚。那么,可以判断如下,文官集团代表着地主阶层,田地太少就要去找出问题出在那里,什么原因,想出对策,问题很简单,要想解决很难。有文官集团的一致反对,什么事也别想做成,何况又是如此之难的问题。结果是有钱的人活在天堂,没钱的人活在地狱。这是个天堂与地狱‘混’合的社会。”

大明风云史》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YY小说转载收集大明风云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