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小说 > 奇魔玄幻 > 大明风云史 > 第88章:熊廷弼下台(2)

第88章:熊廷弼下台(2)

卞为鸾决定下决心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上疏提出三种建议,第一种是请求朝廷容许熊廷弼继续任职两年,第二种是请求朝廷容许熊廷弼留职半年,第三种是一旦朝廷决议熊廷弼去职,建议熊廷弼任广宁分守,将过于英勇的王化贞调离广宁。

并且言明,第一种建议是最好的,第二种次之,第三种最差,如果朝廷直接将熊廷弼赶回家,自己请求移镇三边,暗示自己对朝廷极为失望,对辽东前途失去信心了。

给事中魏应嘉复劾熊廷弼,廷议结果是允许熊廷弼去职,以巡抚袁应泰代替。不单魏应嘉姚宗文颅恺冯三元张修德,而且绝大部分言官都弹劾卞为鸾罔议国事,建议撤除卞为鸾一切职务,削职为民,回家睡大觉。

熊廷弼不服,上疏请求查明事实:辽师覆没,臣正带领数千疲弱的士兵行军,匆忙出关,朝廷官员都说辽必定沦亡,如今地方安定,整个朝廷太平,这不是不‘操’练,不部署所能达到的。假若说拥兵十万,不能斩将擒王,确实足臣的罪。然而在今日要求做到这样,也不是说起来很容易的。发令箭催促而主帅丧命,在马上催促而三路丧失军队,臣怎么敢重蹈覆辙。

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人再接连上奏章极力论劾,熊廷弼就请求派这三人前往辽东勘查。

天启皇帝即命魏应嘉等往辽东,御史昊应奇、给事中杨涟反对派原来上疏弹劾熊廷弼的人勘查,这不是明摆着结果是什么,哪有公平公正可言,于是改派兵科给事中朱童‘蒙’,这些事物也应属兵科勘查。

熊廷弼又上疏说:臣‘蒙’受圣恩回原籍听候勘查,就要动身了。但是御史台和六科指责臣把遭破坏了的辽东留给他人,臣不得不向皇上一一陈述。如今朝廷议论,完全不懂军事。冬‘春’之际,敌人因为冰雪行动稍为迟缓,纷纷说敌人军队疲惫财物匮乏,马上催促战斗。等到军队失败,才颓丧地不敢再说话。等到臣收拾刚定,而颓丧的人又再次纷纷要求开战了。自从有辽地的祸难以来,用武将,用文官,哪一个不是御史台和六科的建议,何曾有一点效果。边疆的事,应当听任边疆的官员自己处理,何必拾取科举文章中的话,只是扰‘乱’人的心意,一旦不遵从,就怫然大怒呢?

朱童‘蒙’的调查结果是熊廷弼经略辽东一年有功有罪,其罪在危难之时,辞职乞归,有负君恩。

奏章详细陈述熊廷弼立功的情况,最后说:臣入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廷弼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廷弼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

即是熊廷弼的功绩在保存辽东,微小的辛劳虽然有可以记述的;罪在背负皇上,从大义上讲实在不能逃脱罪责。这样就是罪大于功了。

这就是罪浮于功。经过调查和熊廷弼自辩,朝廷认为熊廷弼竭力保全处于危险的辽沈,仍议定起用,卞为鸾在这次事件中虽然竭尽全力,但是却没有改变历史的发展轨迹。

袁应泰于万历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十月初三日担任新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走时只有卞为鸾敢派人欢送,言明自己要防备后金可能的进攻,无法亲自送别。

至于卞为鸾,差一点就被撤职,要不是孙承宗王安李进忠三人全力保全的话,因为廷议结果是要撤除其全部职务,这家伙太可恶了,整天唧唧歪歪的,大明的武将可都是安静的很的,乖乖的听文官使唤,指到那里就打到那里,不过面对建奴很快就不行了,这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主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当然孙承宗王安李进忠三人即使加起来也对廷议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他们对小皇帝有别人望尘莫及的影响力,利用它来影响小皇帝,毕竟撤除和任命三品以上官员得经过皇帝的批准的。

那也得派人宣中旨把他训斥一顿再说!毕竟要对廷议做个‘交’代,皇帝没有按照廷议决定办事,在天下舆论看来影响已经很坏,所以训斥还是很有必要的。

卞为鸾决定最后一搏,写了最后一道奏折,指出,什么是武将必须具备的四项能力,一是熟知军事理论,二是有丰富的军事作战经验,三是具有迅速判断战况的能力,四是要有坚强的意志。

作为一个文官来说,必定不具备军事作战经验,判断战况的能力又要有对敌我双方军队的总体上的了解和军事作战经验做为前提。

作为臣与熊廷弼合处的十几天时间来看,臣认为其缺乏军事作战经验,因为任何文官都没有这种经验。

在敌我双方军队的总体上的了解也是不够的,只知道建奴战力强于明军,辽东需要先防御后进攻,这个战略是正确无疑的,但是如果同时用辽东野战军不断与建奴进行‘交’战,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熊廷弼具有军事理论能力,辽东的防御布署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其对辽东也是了解的,同时臣也认为其具备了坚强的意志。

因此臣可以断定,熊廷弼是大明文官中最杰出的军事人才,肯定能排在前三位,对辽东的了解也是能排在前三位的,是大明两万文官最具备担任辽东经略的三位文官之一。

但是,臣也认为熊廷弼不具备统领军队野战和具体作战的能力,因为他缺乏军事作战经验,必然会影响其迅速判断战况的能力,或许是缺乏具体作战的军事理论。

那么大明最具备担任辽东经略的三位文官其他两位是谁呢?臣不知道,也许天也不知道。因此撤掉熊廷弼,要在两万文官中选出比熊廷弼更加出‘色’的人是很难的,犹有大海捞针,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大明风云史》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YY小说转载收集大明风云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