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小说 > 奇魔玄幻 > 大明风云史 > 第74章战后(1)

第74章战后(1)

“三月十七日,仗已打完了近十天,杨镐就萨尔浒战败奏疏:奴尔哈赤出动的兵力,据阵上所见约有十万,要战胜他们必须十二三万,而我朝主客军出边作战的只有七万,所以不能相敌。杨镐已知自己是败军之帅,把兵力有意说得少,为自己的无能辩护,这是不足为奇的,所以少报了三万五千兵力。

杨镐作为萨尔浒会战的总指挥,此时已认定他亲自主持制定的分进合击的作战计划破产了,他愤恨两路军主将的各自为战,实际就是把失败的主要责任推到杜松马林这两个人身上了,他不谈自身问题,推卸责任,而指责两路军主将断送了胜利的希望。三月十八日,万历皇帝命内阁加发税银三十六万两及宫费给辽饷。”

“与此同时,辽东巡按监察御史陈王庭列出六个原因,基调与杨镐说的基本相同。他说:照得行师必以纪律,自誓师之后经略即谕杜松等务以持重。又约三月初一日出边,乃先期兢进,其失一;刚愎自用,其失二;队伍错‘乱’,为贼所击,其失三;擒夷克寨,不加傍哨,致赚贼伏内,被‘诱’不知,其失四;将兵不习,背水而战,其失五;轻骑深入,撇弃火器车兵,师无老营,其失六。智不能料敌,谋不能驭众,致二万余官军一时并遭陷溃。至于开铁兵马,初派由三岔出边,马林苦执由靖安出边,临战复由三岔出边,乃抚顺‘交’锋,而该军未至,比奴众乘胜北驱,守备不设,致虏袭营,兵亦溃败。因此可以看出,辽东文官集团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把失败的主因归咎于领军的武将,而从战略上指挥作战的辽东文官集团则没有多少责任。”

“那么看看非辽东文官集团的看法呢?山东巡按王在晋说:我朝此战除朝鲜援军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他本人未介入此战,亦不牵涉责任,又是记载这个令人感到‘精’确的数字,离我们估计的九万已相差不远,这个数字比较可靠。

浙江道御史杨鹤指出:从主将杜松的轻敌冒进,马林的犹豫不定,转到了李如柏不与刘綎策应。特别是李如柏出师不主动,作战不参与,单独有令,一军生还,极为可疑。杨鹤揭‘露’李如柏兄弟与奴尔哈赤素有香火之情。杨鹤质问道:何以独止李如柏,不止刘綎。他认为李如柏若能与刘綎相互配合,杀入重围,当不至死,或者夹击成功,也未可知。同时还指出深层的原因:辽事之错,不料彼之情形,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进止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

“户科给事中的李奇珍也把我军的失败看作咎由李成梁开始,其道:属者奴酋发难,四路进剿,三路败没。始误于李成梁,再误于杨镐、李如柏也。先是李成梁剿平兀堂、孟草塔、王杲等诸丑类,用奴父他失为向导,借其髑髅以博封拜,因割我膏腴,以结戎心。二姓之好既联,辽东之备尽弛,开‘门’揖盗,养虎自贻,此祸本‘乱’源也。

对辽东情况十分了解的熊廷弼对朝廷上层的指责是此时非常具有残酷现实意义的,他直接斥责整个朝堂文臣:今朝堂议论,全不知兵。冬‘春’之际,敌以冰雪稍缓,哄然言师老财匮,马上促战,及军败,始愀然不敢复言。”

“诸位可以尽情议论,这里没有外人”卞为鸾鼓励道。

“我觉得,熊廷弼的见解是最深刻的,文臣多半是推逃责任,全部火力都集中在对手身上和武将身上,今朝堂议论,全不知兵,很残酷,符合现状。”对文官少有好感的汴孔嘉首先发言。

谢富坤接着说:“不少文官说的话十分离谱,我就没有在会上拿出来说,总结他们的话,就是将矛头对准武将,自己的责任好像消失了,有人甚至胡‘乱’指责,甚至说北路军不足一个时辰就溃散,而单独赞扬了同行监军文官们的表现。”

卞杨平再一次强调了保密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说涉及政治的事件公开是有好处的话,目的希望上上下下取得共识和支持,涉及军事的事件公开是令人无法理解的,萨尔浒战争计划,涉及军事决策的方面,毫无疑问是令人致命的。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大明朝廷的任何事没有秘密可言,天下人皆知,除非是你不想知道,上面是这样,下面也如此,辽东也是一样的。”

汴孔嘉提醒大家要看言论者的背景:“这些言论是有切中要害的,有的放矢。但是不可否认,发表意见的人杂有个人成见,甚至还包含着文人通常有的那种高谈阔论的习惯。即某些正确之论,亦不过只能说到一定程度,还不能触及根本‘性’的问题。或者是他自己说的容易,实际上不符合现实的社会状态,根本无法办得到的正确建议,纯属废话,或者他本人说是容易,却没有人完全具备这样的才干能力。”

等众人讨论完后,卞为鸾依照自己的记忆,对照众人说的话,感觉是从万历末年直到明亡止,朝堂议论,全不知兵,应该可以成立,这是事实,总结道:“我从各方和你们的讨论中总结出:应查清整个事件的起因,当时大明朝廷的权力分配,责任从起因到结束来说,应该是将杨鹤的话顺序反过来说:辽事之错,不谙进止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不料彼之情形,丧师辱国,误在经略。

那么,能够控制廷议的三党文官集团应是主犯,辽东文臣和武将是从犯,至于皇帝陛下在什么位置,连熊大嘴巴也没有提及,按理,他是足够了解朝堂的运转和权力体系的,嘴巴也够大,却不提这一点,令人费解不已。

杨镐的最大错误在于贪,贪名声,想名垂青史,从而放弃了自我主张,结果适得其反,名臭青史,接下来看看敌人是怎么说的?”

大明风云史》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YY小说转载收集大明风云史最新章节。